江苏双良环境修复网获悉,11月24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ず椭卫淼闹傅家饧芴迥勘晏岢龅?025年,太湖、巢湖不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导致水体黑臭现象,确保供水水源安全。洞庭湖、鄱阳湖、洱海、滇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,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,水质稳中向好。洞庭湖、鄱阳湖等湖泊调蓄能力持续提升,全面构建健康、稳定、完整的湖泊及周边生态系统。到2035年,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ぶ卫沓尚в肴嗣袢褐诙杂琶篮瓷肪车男枰嗍视?,基本达成与美丽中国目标相适应的湖泊保护治理水平,有效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详情如下:
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
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ず椭卫淼闹傅家饧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B9E新型光催化网_水库治理_河道治理_水生态修复_水环境治理与修复_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发改地区〔2021〕1617号
上海市、江苏省、浙江省、安徽省、江西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重庆市、四川省、贵州省、云南省发展改革委:
湖泊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,长江经济带范围内湖泊水系众多,分布有我国五大淡水湖。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,鄱阳湖、洞庭湖、太湖、巢湖、洱海、滇池等重要湖泊水量丰富,在保障长江经济带生态、水资源、防洪等安全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,沿江省市在大力推进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治理的同时,加强湖泊?;ば薷?,取得明显成效。但由于湖泊具有水域面积广阔、水体交换缓慢、污染物易扩散等特殊规律,?;ず托薷唇现そ芍Я髂讯雀?。加之沿湖工农业和人口、城镇密布,经济发展长期与湖争水争地,城市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侵占湖泊生态空间,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普遍面临生态功能受损、水源涵养能力不足、水环境恶化、生物多样性萎缩、蓄洪能力下降等突出问题。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进一步强化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ず椭卫恚中纳瞥そ么肪持柿?,经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同意,现提出如下意见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立足新发展阶段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,紧扣长江经济带发展目标任务,紧盯重要湖泊主要问题,以鄱阳湖、洞庭湖、太湖、巢湖、洱海、滇池等重要湖泊为重点,以湖泊生态环境?;の黄瓶?,江湖同治、水岸同治、流域同治,推进重要湖泊从过度干预、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、休养生息转变,构建完整、稳定、健康的湖泊生态系统,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
(二)基本原则
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,对重要湖泊生态系统实施有效?;ぁ8莺瓷低吵性啬芰徊降髡呕到峁共季?,以水定产、量水而行,推动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。
统筹推进,一体治理。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江河、湖泊演变规律,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,把握江河湖泊是一个有机整体,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整体性、系统性及其内在逻辑,统筹考虑江湖生态系统要素,推进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。
因地制宜,分类施策。充分总结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实践经验,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湖泊特点,科学区分湖泊共性和个性问题,抓住湖泊?;ぶ卫淼闹饕芎兔艿闹饕矫妫劢怪氐闱?、领域和关键要素,突出抓重点、补短板、强弱项,科学治理、精准?;ぁ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B9E新型光催化网_水库治理_河道治理_水生态修复_水环境治理与修复_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深化改革,完善机制。对标对表长江经济带发展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对湖泊?;ぶ卫硖岢龅男乱?,健全湖泊保护治理体制机制,完善湖泊?;ぶ卫碚撸俳萍即葱?,进一步提升湖泊治理能力和水平,建立健全湖泊?;ず椭卫沓ばЩ疲晟坪幢;ぶ卫硖逑?。
(三)总体目标。到2025年,太湖、巢湖不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导致水体黑臭现象,确保供水水源安全。洞庭湖、鄱阳湖、洱海、滇池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提升,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,水质稳中向好。洞庭湖、鄱阳湖等湖泊调蓄能力持续提升,全面构建健康、稳定、完整的湖泊及周边生态系统。到2035年,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ぶ卫沓尚в肴嗣袢褐诙杂琶篮瓷肪车男枰嗍视Γ敬锍捎朊览鲋泄勘晗嗍视Φ暮幢;ぶ卫硭?,有效保障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
(四)加快构建管控体系。紧密围绕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ぶ卫砟勘耆挝?,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,统筹考虑湖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、自然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,加快编制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,建立健全流域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??棺试椿肪吵性啬芰凸量占淇⑹室诵云兰?,识别湖区重要生态系统,有效衔接生态保护红线,合理安排各类空间和要素。优化国土空间开发?;げ季?,因地制宜谋划湖泊水资源利用、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修复、水生生物保护等空间。加强重点湖泊流域保护治理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,严格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。
(五)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。探索推进鄱阳湖、洞庭湖、太湖、巢湖、洱海、滇池等重要湖泊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,构建法治化、规范化、标准化、信息化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体系。厘清不同自然资源类型边界,清晰界定重要湖泊流域等生态空间自然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主体?;剿魅∷ǖ羌堑耐揪逗头绞?,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,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。
三、积极推进生态?;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B9E新型光催化网_水库治理_河道治理_水生态修复_水环境治理与修复_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
(六)加强水域岸线?;?。依法依规划定湖泊管理范围,科学划定湖泊岸线?;で?、保留区、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,明确分区管控和用途管制要求,严格管控可能影响防洪安全、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项目建设和活动,依法履行涉河建设项目和活动许可,切实落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。禁止围湖造地,有序实施退地退圩还湖。加强湖区采砂管理,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。持续规范推进湖泊“清四乱”(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),常态化开展塑料垃圾清理,不断巩固清理整治成效。
(七)实施湿地?;ば薷?。坚持?;び畔?、自然恢复为主、人工修复相结合,布局实施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,统筹推进重要湿地?;ず托薷?。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,积极推进湿地自然生境及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,促进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。完善卫星遥感监控体系,强化湿地监督检查,依法坚决制止围垦占用、巧立名目侵占湿地行为,对有条件恢复的湿地要加快退养还滩、还湿。
(八)提升生物多样性水平。以洞庭湖、鄱阳湖等为重点,开展湖泊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,实施中华鲟、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,推进迁地和人工繁育?;は嘟岷希忧抗丶芟⒌乇;ず鸵糯试幢4?。健全湖泊休养生息制度,严格执行有关湖泊禁渔制度,坚决打击非法捕捞行为,有效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。依法严格外来物种引入管理,加强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治理。加强候鸟?;ぃ纳坪春蚰衿芟⒌鼗肪?。
四、深入实施污染治理
(九)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。持续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、中央生态环境?;ざ讲炫渡婕爸匾吹奈侍庹模置疟鹄嘟⑽侍馓ㄕ?,明确整改方案,狠抓负面典型,强化执法监督。探索建立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,组织查摆深层次问题,建立湖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长效机制,发现一起,整改一起,销号一起。
(十)加大污染综合防治力度。深入推进实施湖区城镇污水垃圾处理、化工污染治理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、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“4+1”工程,不断巩固湖泊环境污染治理成果。保障湖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,规范入湖排污口建设,强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排查整治。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,支持使用有机肥料、绿色农药,提高湖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。
五、切实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
(十一)强化水源地环境?;ぁR员U夏纤钡髦邢吖こ趟吹厮饰刂兄?,实施水源专项执法行动,严肃查处饮用水水源?;で诘奈シㄐ形?。以洞庭湖、太湖等为重点,排查和取缔对水源影响较大的排污口、码头等。定期调查评估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环境状况,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修复试点。对未达到Ⅲ类水质要求的饮用水水源地要制定并实施供水保障和水质达标方案。
(十二)提升水源地安全保障能力。合理布局湖区饮用水水源地及取水口,制定并公布饮用水水源地名录,划定饮用水水源?;で?,加强湖区重要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,提升城乡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??钩鞘幸盟吹毓娣痘ㄉ韬鸵盟窗踩拦?,推进影响饮用水安全的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。强化太湖、巢湖等湖泊蓝藻高发期饮用水水源地监测,“一湖一策”制定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。
六、加快推动绿色发展
(十三)强化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。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推动湖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用水向节约集约利用方向转变。扎实推进工业、农业、城镇节水提效,严控高耗水项目建设,强化湖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用水计划和定额管理。强化水资源论证,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,加强取用水监测计量,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。
(十四)调整完善产业结构。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制度,加快产业清洁生产、循环化改造、资源综合利用,科学构建湖区产业发展格局。强化“散乱污”企业整治,推动太湖、巢湖等流域造纸、印染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,有序推动相关产业向资源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转移,妥善做好退出产业和湖泊禁渔等后续基本民生保障。在太湖、洱海、洞庭湖等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,推进生态价值转化。
(十五)大力推动经济转型?;⒄拐铰孕孕滦瞬?,因地制宜培育生物技术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绿色环保等产业。在太湖等有条件的湖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,充分吸纳就业人员。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,在洞庭湖、鄱阳湖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。推动滇池、洱海等发展湖泊旅游,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,做强做优生态农业、生态旅游、度假康养等特色优势产业,助力推进湖区产业转型发展。
七、健全完善体制机制
(十六)强化河湖长制。按照统一规划、流域统筹、各担其责的原则,依托河长制、湖长制平台,完善以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湖泊管理体制,完善湖长制组织体系,压紧压实湖泊?;ぶ卫硎舻卦鹑巍L剿鹘⒖缡『春ば髁?,协调解决湖泊?;ぶ卫砜缜?、跨流域重大问题。研究建立跨区域湖泊联防联控机制,加强区域协作与部门联动。严格湖泊保护治理监管考核,健全巡查检查监管制度。
(十七)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。鼓励重要湖泊所在地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推动重要湖泊及重要湖泊出入湖河流所在地积极探索流域生态?;げ钩サ男路绞?,协商确定湖泊水生态环境改善目标,加快形成湖泊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格局。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,加大对森林、草原、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。发挥中央资金引导和地方政府主导作用,完善补偿资金渠道。
(十八)提升监督执法水平。充分应用无人机等现代化监控手段,大力推进湖泊监测现代化、自动化、信息化,不断提升监测监控能力和监测效率。建立完善湖泊综合评价体系,定期客观评价湖泊健康和生态安全状况。加快完善湖泊保护治理法律法规体系,大力推进联合执法,着力完善综合监管体系。建立健全湖泊?;ば姓捶ㄓ胄淌滤痉ㄏ谓?,加大对侵占水域、偷排漏排、非法采砂、非法捕捞等打击力度。
八、强化保障措施
(十九)加强组织领导。坚持中央统筹、省负总责、市县落实的工作原则,自然资源部、生态环境部、水利部、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研究制定湖泊保护治理重大规划和政策建议,协调解决跨区域、跨流域重大问题,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。省级层面要履行主体责任,加强谋划,系统推进实施,2021年内出台完成本省区重要湖泊?;ぶ卫淼恼呶募J邢夭忝姘凑詹渴鹬鹣盥涫档轿?,进一步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基层实践,确保湖泊?;ぶ卫砣〉眯鲁尚?。
(二十)深化问题研究。结合不同类型湖泊的自然特征、功能属性,摸清湖泊?;ぶ卫肀镜浊榭?。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,深入开展江湖关系演变、环境污染成因、蓝藻水华机理、高原湖泊?;ご胧?、水生生物?;ご胧┑戎卮笪侍庋芯?。稳妥推进实施河湖连通、水利水电、生态环境?;すこ痰戎卮蠊こ蹋俳叵岛托?,不断扩大生态环境容量。
(二十一)强化资金支持。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,各级政府合理安排湖泊?;ず椭卫淼牟普式?,将符合条件的湖泊生态环境?;ば薷聪钅磕扇氲胤秸ㄏ钫С址段?。积极推动建立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,引导国有企业、各类金融机构、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湖泊?;ぶ卫?。定期评估湖泊?;ぶ卫沓尚?,按规定开展表彰奖励,进一步突出带动示范作用。
(二十二)加大宣传力度。加大重要湖泊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,充分利用新媒体、媒介宣传推广湖泊?;ぶ卫淼暮镁?、好做法,互学互鉴。加强公共参与,大力宣传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引导公众参与长江经济带重要湖泊?;ぶ驹感卸岣吖诙院雍;さ脑鹑我馐逗筒斡胍馐?,推动形成共同?;こそ盖缀拥牧己梅瘴?。
声明: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,仅供参考,交流之目的,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创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